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GB/T 25902.1-2010《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西双版纳新傣文32点阵字型 第1部分:赫罕白体》

GB/T 25902.1-2010更新时间: 2025-02-28

标准详情

GB/T 25902.1-2010《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西双版纳新傣文32点阵字型 第1部分:赫罕白体》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5902.1-2010

中文名称:《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西双版纳新傣文32点阵字型 第1部分:赫罕白体》

发布日期:2011-01-10    

实施日期:2011-11-01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云南民族出版社、西双版纳州报社

起草人:岩化、和丽峰、陈壮、吕建春、熊玉有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L71编码、字符集、字符识别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字符集和信息编码

GB/T 25902.1-2010《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西双版纳新傣文32点阵字型 第1部分:赫罕白体》介绍

GB/T 25902.1-2010《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西双版纳新傣文32点阵字型 第1部分:赫罕白体》(以下简称“本标准”)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于2011年1月10日发布,并于同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内容

1、编码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西双版纳新傣文在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中的编码方式。编码的制定遵循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通用编码原则,确保了编码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2、字型设计

标准详细描述了西双版纳新傣文32点阵字型的设计风格和规格。赫罕白体作为第1部分的内容,其设计注重了字体的清晰度和美观性,以适应不同的显示和打印需求。

3、字符集构成

本标准明确了西双版纳新傣文字符集的构成,包括基本的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这些字符的集合为西双版纳新傣文的数字化提供了完整的字符支持。

4、应用范围

标准指出了西双版纳新傣文32点阵字型的应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文档、网页、软件界面等,为西双版纳新傣文的信息化应用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

二、标准意义

1、文化传承

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西双版纳新傣文这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其在数字化时代得以保存和发展。

2、信息交流

通过统一的编码和字型规范,本标准促进了西双版纳新傣文在不同平台和设备间的信息交流,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

3、技术发展

本标准为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标准化的参考,推动了信息技术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GB/T 25902.1-2010《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西双版纳新傣文32点阵字型 第1部分:赫罕白体》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标准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