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SC/T 7203.2-2007《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诊断规程 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SC/T 7203.2-2007更新时间: 2025-03-07

标准详情

SC/T 7203.2-2007《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诊断规程 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SC/T 7203.2-2007

中文名称:《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诊断规程 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发布日期:2007-06-14    

实施日期:2007-09-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业局    

归口单位: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动物检疫、兽医与疫病防治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动物饲养和繁殖

SC/T 7203.2-2007《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诊断规程 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介绍

SC/T 7203.2-2007《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诊断规程 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的专业标准,自2007年6月14日发布,并于同年9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包括病毒的识别、诊断和监测等方面。通过规范诊断流程,确保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为对虾养殖业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

二、病毒基本信息

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Shrimp Hepatopancreatic Parvovirus, SHPV)是一种影响对虾肝胰腺健康的病毒,主要表现为肝胰腺细胞的损伤和坏死。病毒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三、诊断方法

1、样本采集

根据本标准,诊断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的首要步骤是采集样本。样本应包括病虾的肝胰腺组织,以确保病毒的准确检测。

2、组织切片

将采集的肝胰腺组织进行固定、脱水、透明、浸透、包埋等处理,制作成组织切片,为后续的病理学检查提供基础。

3、染色观察

采用HE染色法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观察肝胰腺细胞的形态变化,如细胞核的增大、核仁的消失等,以判断病毒的感染情况。

4、免疫组化检测

通过免疫组化技术,使用特异性抗体检测病毒抗原,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四、诊断结果判定

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综合判定对虾是否感染肝胰腺细小病毒。诊断结果应明确、准确,为对虾养殖业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五、标准实施意义

1、提高诊断准确性

通过规范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方法,提高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的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为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促进技术交流

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国内外对虾养殖业的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防控能力。

3、保障食品安全

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的准确诊断,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毒的传播,保障对虾产品的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

SC/T 7203.2-2007《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诊断规程 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的诊断方法、提高诊断准确性、保障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