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GB 15146.7-1994《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次临界中子增殖就地测量安全规定》

GB 15146.7-1994更新时间: 2025-03-29

标准详情

GB 15146.7-1994《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次临界中子增殖就地测量安全规定》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15146.7-1994

中文名称:《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次临界中子增殖就地测量安全规定》

发布日期:1994-07-07    

实施日期:1995-01-01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中国核工业总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起草人:糕凤官    

中国标准分类号:F09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20.30裂变物质

GB 15146.7-1994《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次临界中子增殖就地测量安全规定》介绍

《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次临界中子增殖就地测量安全规定》(GB 15146.7-1994)是一项由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自199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GB 15146.7-1994标准主要针对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进行规定,该标准涵盖了易裂变材料的定义、临界安全原则、次临界测量方法、安全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二、易裂变材料的定义

易裂变材料是指在核反应堆中能够通过中子的诱导裂变产生大量能量的材料,如铀-235、钚-239等。这些材料在核能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但同时也存在核临界安全风险。标准对易裂变材料的定义,为后续的安全规定提供了基础。

三、临界安全原则

临界安全原则是确保核反应堆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临界反应,从而避免核事故的发生。标准对临界安全原则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

1、严格控制易裂变材料的质量、体积和形状,避免达到临界状态;

2、对易裂变材料进行分区管理,确保不同区域之间不会发生临界反应;

3、加强对易裂变材料的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并处理临界风险。

四、次临界测量方法

次临界测量是指在易裂变材料处于次临界状态时,通过测量中子的增殖来评估其核临界安全性能。标准对次临界测量方法进行了规定,包括:

1、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和方法,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根据易裂变材料的特性和测量条件,制定合理的测量方案;

3、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其符合临界安全要求。

五、安全措施

1、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确保测量过程中的安全;

2、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对测量设备和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4、在测量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降低辐射风险。

GB 15146.7-1994《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次临界中子增殖就地测量安全规定》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对于确保核能领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