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32/T 2690-2014《人事档案射频识别标识应用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2690-2014
中文名称:《人事档案射频识别标识应用规范》
发布日期:2014-07-20
实施日期:2014-08-20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2690-2014《人事档案射频识别标识应用规范》介绍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DB32/T 2690-2014《人事档案射频识别标识应用规范》,为人事档案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提供了标准和指导。
一、《规范》的主要内容
1、范围
《规范》明确了其适用范围,即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的人事档案管理。这意味着,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业,都需要遵循这一标准进行人事档案的射频识别标识应用。
2、术语和定义
《规范》对射频识别(RFID)技术及相关术语进行了定义,包括射频识别标签、读写器、电子标签等。这有助于统一行业内的专业术语,提高沟通效率。
3、技术要求
《规范》对射频识别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包括标签的选型、读写器的性能、数据的安全性等。这些要求旨在确保人事档案的射频识别技术应用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应用流程
《规范》详细描述了人事档案射频识别标识的应用流程,包括标签的粘贴、数据的采集、信息的录入、数据的传输等环节。这有助于组织明确射频识别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具体操作步骤,提高实施效率。
5、管理与维护
《规范》对人事档案射频识别标识的管理和维护提出了要求,包括设备的维护、数据的备份、安全措施等。这有助于组织建立完善的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管理体系,确保技术应用的长期稳定运行。
二、《规范》的意义
1、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人事档案的管理可以更加高效,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2、保障数据安全
《规范》对数据安全性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助于组织在应用射频识别技术的过程中,保障人事档案数据的安全,避免数据泄露或被篡改的风险。
3、促进技术创新
《规范》的发布为射频识别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标准和指导,有助于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4、提升组织形象
遵循《规范》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有助于提升组织在行业内的形象,展示其对员工权益保障和信息管理的重视。
DB32/T 2690-2014《人事档案射频识别标识应用规范》的发布,为江苏省内的人事档案管理提供了标准化的技术应用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