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SN/T 3484-2013《绵羊肺腺瘤病检疫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SN/T 3484-2013
中文名称:《绵羊肺腺瘤病检疫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3-03-01
实施日期:2013-09-16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3484-2013《绵羊肺腺瘤病检疫技术规范》介绍
《规范》于2013年3月1日发布,并于同年9月16日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绵羊肺腺瘤病的检疫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和操作规范,对于提高检疫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适用范围
《规范》明确了其适用范围,即适用于绵羊肺腺瘤病的检疫工作。这包括了对疑似感染绵羊肺腺瘤病的绵羊进行检测、诊断和处理的全过程。
二、术语和定义
《规范》对绵羊肺腺瘤病及相关术语进行了定义,以确保在检疫过程中各方对疾病和相关概念有统一的认识。这些术语包括但不限于“绵羊肺腺瘤病”、“潜伏期”、“临床症状”等。
三、检疫技术要求
1、检疫程序
《规范》详细规定了绵羊肺腺瘤病的检疫程序,包括样本的采集、运输、保存和检测等步骤。这些程序的标准化有助于提高检疫的准确性和效率。
2、检测方法
《规范》提供了多种检测绵羊肺腺瘤病的方法,包括显微镜检查、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这些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为检疫人员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手段。
3、结果判定
《规范》对检测结果的判定标准进行了明确,包括阳性、阴性和可疑结果的判定。这有助于检疫人员准确判断绵羊是否感染肺腺瘤病。
四、检疫结果的处理
《规范》对检疫结果的处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绵羊,应进行隔离、治疗或扑杀等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对于阴性结果的绵羊,则可以正常放行。
五、记录和报告
《规范》要求检疫过程中的所有操作和结果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并在必要时进行报告。这有助于追踪疾病的传播路径,为未来的疾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六、质量控制
《规范》强调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要求检疫过程中使用的试剂、设备等都应符合质量标准,以确保检疫结果的准确性。
《SN/T 3484-2013 绵羊肺腺瘤病检疫技术规范》的发布和实施,为我国绵羊肺腺瘤病的检疫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对于保护畜牧业安全和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