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37/T 3293-2018《玻璃包装容器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7/T 3293-2018
中文名称:《玻璃包装容器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发布日期:2018-06-12
实施日期:2018-07-12
发布部门: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烟台长裕玻璃有限公司
起草人:张磊、崔蕾、郑海峰、范智勇、孙晓明、高金涛、李显亮
中国标准分类号:Y22日用玻璃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81.040.01玻璃综合
DB37/T 3293-2018《玻璃包装容器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介绍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8年6月12日发布了DB37/T 3293-2018《玻璃包装容器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并于同年7月12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是针对玻璃包装容器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实施指南,旨在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玻璃包装容器制造行业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玻璃瓶、玻璃罐等玻璃包装容器的生产和加工企业。
三、标准主要内容
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沟通等环节。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操作规程。
2、风险识别
企业应全面识别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生产工艺、操作人员、环境条件等方面的风险。
3、风险评估
企业应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风险评估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并定期进行更新。
4、风险控制
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至可接受水平。控制措施应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应急措施等。
5、风险沟通
企业应建立风险沟通机制,确保风险信息在企业内部及时、准确地传递。风险沟通应包括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等环节。
6、风险监控与改进
企业应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定期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四、标准实施的意义
本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玻璃包装容器制造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企业能够更好地识别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
五、标准实施的建议
为了确保本标准的顺利实施,建议企业:
1、加强对本标准的学习和理解,确保相关人员掌握标准内容和要求。
2、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3、定期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4、加强风险沟通和信息传递,确保风险信息在企业内部及时、准确地传递。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而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