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LY/T 2988-2018《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基本信息
标准号:LY/T 2988-2018
中文名称:《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
发布日期:2018-12-29
实施日期:2019-05-01
发布部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提出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归口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起草人:武曙红、朱建华、何友均、毕华兴、吴金友、于洁、王振阳、林向群、李罡、刘欢、赵慧君、孙雅妮
中国标准分类号:B65森林资源保护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农业和林业综合
LY/T 2988-2018《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介绍
2018年12月2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LY/T 2988-2018),该标准自201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背景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之一,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储存在植物体内。由于缺乏统一的计量方法和标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森林碳储量数据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全球碳排放的监测和控制。为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制定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LY/T 2988-2018),旨在规范森林碳储量的计量方法,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二、标准适用范围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适用于各类森林生态系统,包括天然林、人工林、次生林等。该标准主要针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土壤和枯落物等碳库的碳储量计量。
三、计量方法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森林碳储量的计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样地调查:在森林生态系统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调查,记录其数量、胸径、树高等数据。
2、生物量估算:根据样地调查数据,采用经验公式或模型估算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生物量。
3、碳含量计算:根据生物量和碳含量的经验值,计算各碳库的碳储量。
4、土壤碳储量测量:采用土壤钻取和化学分析等方法,测量土壤中的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
5、枯落物碳储量测量:通过收集枯落物样本,测量其碳含量。
6、数据整合与分析:将各碳库的碳储量数据进行整合,计算森林生态系统的总碳储量。
四、数据质量控制
为确保森林碳储量计量的准确性,标准提出了以下数据质量控制措施:
1、样地选择:样地应具有代表性,避免选择特殊地形或人为干扰较大的区域。
2、调查方法:采用标准化的调查方法,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3、数据审核: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严格审核,排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
4、计量误差分析:评估计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五、标准意义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高我国森林碳储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推动我国碳排放减排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也为全球森林碳储量的监测和控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