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QX/T 476-2019《气溶胶 PM10、PM2.5 质量浓度观测规范 贝塔射线法》

QX/T 476-2019更新时间: 2025-01-31

标准详情

QX/T 476-2019《气溶胶 PM10、PM2.5 质量浓度观测规范 贝塔射线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QX/T 476-2019

中文名称:《气溶胶 PM10、PM2.5 质量浓度观测规范 贝塔射线法》

发布日期:2019-01-18    

实施日期:2019-05-01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提出单位: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气成分观测预报预警服务分技术委员会(SAC/TC 540 /SC1)    

归口单位: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气成分观测预报预警服务分技术委员会(SAC/TC 540 /SC1)    

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探测中心

起草人:王缅、荆俊山、吕珊珊、张晓春、张勇、李雅楠、颜鹏、李杨    

中国标准分类号:A47气象学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QX/T 476-2019《气溶胶 PM10、PM2.5 质量浓度观测规范 贝塔射线法》介绍

中国气象局发布了QX/T 476-2019《气溶胶 PM10、PM2.5 质量浓度观测规范 贝塔射线法》(以下简称“本标准”)。本标准自2019年5月1日起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溶胶PM10、PM2.5质量浓度的观测方法,适用于气象、环保、科研等领域的气溶胶颗粒物质量浓度观测。

二、观测原理与仪器要求

1、观测原理

本标准采用贝塔射线法,通过测量气溶胶颗粒物对贝塔射线的吸收,计算出气溶胶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贝塔射线法具有测量速度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2、仪器要求

本标准对观测仪器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仪器的工作原理、测量范围、最小测量周期、测量误差等。观测仪器应具备以下特点:能够同时测量PM10和PM2.5质量浓度;测量范围应覆盖0.01-1000微克/立方米;最小测量周期应为1分钟;测量误差应满足相关误差要求。

三、观测方法与步骤

1、采样点选择

观测点应选择在代表性强、干扰因素少的地点,如城市背景点、交通点等。

2、采样与测量

按照本标准的要求,进行采样和测量。测量过程中,应保证仪器的稳定性和数据的连续性。

3、数据处理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筛选、数据插补、数据转换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数据上报

将处理后的数据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上报至相关部门。

四、质量控制与保证

本标准对观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仪器校准、数据审核、数据比对等,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