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GB/T 14529-1993《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4529-1993
中文名称:《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
发布日期:1993-07-01
实施日期:1994-01-01
发布部门:国家环境保护局 国家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起草单位: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科所
中国标准分类号:Z06自然资源环境保护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20自然规划、城市规划
GB/T 14529-1993《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介绍
1993年7月1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了《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以下简称“标准”),并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1、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主要保护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及其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2、生态系统保护区:主要保护典型、脆弱或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
3、自然景观保护区:主要保护具有特殊科学、文化、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传承自然遗产。
二、自然保护区的级别划分
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国际或国内重要保护价值,由国家批准设立。
2、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具有地方性保护价值,由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三、自然保护区的划分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优先考虑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2、科学合理原则:根据自然条件、生态功能和社会需求,科学合理划分保护区范围。
3、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原则: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4、动态管理原则:根据生态环境变化和保护需求,适时调整保护区范围和级别。
四、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
1、编制保护区规划:明确保护区范围、目标、功能区划分、保护措施等。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保护区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职责、权限和程序。
3、加强科研监测:开展生态系统、物种、环境等方面的监测和研究。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社会参与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标准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规范指导,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该标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