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32/T 2278-2012《食用菌类辐照保鲜技术规范》

DB32/T 2278-2012更新时间: 2025-02-25

标准详情

DB32/T 2278-2012《食用菌类辐照保鲜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2278-2012

中文名称:《食用菌类辐照保鲜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2-12-28    

实施日期:2013-02-28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2278-2012《食用菌类辐照保鲜技术规范》介绍

DB32/T 2278-2012《食用菌类辐照保鲜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标准”)是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食用菌类,包括但不限于蘑菇、木耳、金针菇、香菇等。通过辐照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延长食用菌的保鲜期,减少腐烂和变质,提高食用菌的品质和安全性。

二、辐照设备和技术要求

1、辐照设备:本标准规定了辐照设备的类型、性能和安全要求。辐照设备应具备稳定的放射源,能够提供均匀的辐照剂量,同时确保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2、辐照剂量:本标准对辐照剂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根据食用菌的种类和保鲜要求,辐照剂量应在1-10 kGy之间。过高或过低的辐照剂量都会影响食用菌的品质和安全性。

3、辐照环境:本标准要求辐照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无污染,以确保辐照效果和食品安全。

三、辐照操作规程

1、食用菌的预处理:在辐照前,应对食用菌进行清洗、去杂质等预处理,以保证辐照效果。

2、辐照过程:食用菌应均匀摆放在辐照设备中,避免堆积和遮挡,以确保辐照剂量的均匀分布。

3、辐照后的包装和储存:辐照后的食用菌应及时进行包装和储存,避免二次污染和品质下降。

四、质量控制

1、辐照效果评估:本标准要求对辐照后的食用菌进行质量评估,包括色泽、口感、营养成分等指标,以确保辐照后的食用菌品质达到要求。

2、辐照剂量监测:本标准规定了辐照剂量的监测方法和频率,以确保辐照剂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食品安全检测:本标准要求对辐照后的食用菌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等指标,以确保食品安全。

五、标准实施的意义

1、提高食用菌保鲜效果:通过辐照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延长食用菌的保鲜期,减少腐烂和变质,提高食用菌的品质。

2、保障食品安全:本标准对辐照设备、辐照剂量、辐照环境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确保辐照后的食用菌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健康。

3、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食用菌辐照保鲜技术,提高食用菌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DB32/T 2278-2012《食用菌类辐照保鲜技术规范》的发布和实施,为食用菌类辐照保鲜技术提供了规范和指导,有助于提高食用菌的保鲜效果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健康,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