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GBZ 41-2019《职业性中暑的诊断》

GBZ 41-2019更新时间: 2025-03-03

标准详情

GBZ 41-2019《职业性中暑的诊断》基本信息

标准号:GBZ 41-2019

中文名称:《职业性中暑的诊断》

发布日期:2019-01-30    

实施日期:2019-07-01

发布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起草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

起草人:李婷、阮艳君、吴冬梅、杨成新、王刚、张静波、魏桃英、易桂林、王永义、梅良英    

中国标准分类号:C60职业病诊断标准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职业安全、工业卫生

GBZ 41-2019《职业性中暑的诊断》介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9年1月30日发布了GBZ 41-2019《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并自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矿业、冶金、机械制造、电力、化工等行业。也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公共服务人员,如交通警察、环卫工人等。

二、标准主要内容

1、职业性中暑的定义

本标准明确了职业性中暑的定义,即在高温环境下从事职业活动时,由于身体无法正常调节体温而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中暑先兆、轻度中暑、中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2、职业性中暑的诊断依据

标准规定了职业性中暑的诊断依据,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环境因素。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等;环境因素包括高温、高湿、强辐射等。

3、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

标准提出了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包括中暑先兆、轻度中暑、中度中暑和重度中暑的具体诊断标准。如轻度中暑的诊断标准为: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升高,但不超过38℃。

4、职业性中暑的预防措施

标准提出了职业性中暑的预防措施,包括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个人防护等。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改善工作环境,加强通风、降温等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如佩戴遮阳帽、穿着透气的工作服等。

5、职业性中暑的治疗原则

标准提出了职业性中暑的治疗原则,包括早期识别、迅速降温、对症治疗和密切观察。如早期识别中暑症状,迅速采取措施降温,如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用冷水擦拭等;对症治疗,如补充水分、补充电解质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

三、标准实施意义

GBZ 41-2019《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方法、提高诊断准确性、保障劳动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性中暑的发生,减少高温作业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影响,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