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YD/T 1588.3-2009《光缆线路性能测量方法 第3部分:链路偏振模色散》

YD/T 1588.3-2009更新时间: 2025-03-08

标准详情

YD/T 1588.3-2009《光缆线路性能测量方法 第3部分:链路偏振模色散》基本信息

标准号:YD/T 1588.3-2009

中文名称:《光缆线路性能测量方法 第3部分:链路偏振模色散》

发布日期:2009-06-15    

实施日期:2009-09-01

发布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提出单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归口单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北京通和实益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北京康宁光缆有限公司

起草人:雷非、陈永诗、宋志佗、吴重阳、薛梦驰、王翔、程淑玲、张莉    

中国标准分类号:M33光通信设备

国际标准分类号:33.180.10光纤和光缆

YD/T 1588.3-2009《光缆线路性能测量方法 第3部分:链路偏振模色散》介绍

《YD/T 1588.3-2009《光缆线路性能测量方法 第3部分:链路偏振模色散》》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光缆线路性能测量方法的标准。该标准于2009年6月15日发布,并于2009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光缆线路的链路偏振模色散测量,包括但不限于单模光纤、多模光纤以及各种类型的光缆。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测量方法、测量设备、测量条件、测量步骤和数据处理等内容,为光缆线路的建设和维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二、主要内容

1、测量方法

标准规定了两种主要的测量方法: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光缆线路的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偏振状态变化来确定链路偏振模色散;间接测量法则是通过测量光缆线路的光信号在不同偏振状态下的传输特性来间接计算链路偏振模色散。

2、测量设备

标准对测量设备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偏振控制器、偏振态分析仪、光时域反射仪(OTDR)、光功率计等。这些设备应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良好的重复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测量条件

在进行链路偏振模色散测量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测量条件,包括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这些条件会影响光缆线路的性能,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测量步骤

标准详细描述了测量步骤,包括光缆线路的准备、测量设备的设置、测量过程的控制和测量数据的记录等。这些步骤有助于确保测量过程的规范化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5、数据处理

标准对测量数据的处理提出了要求,包括数据的筛选、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实施意义

《YD/T 1588.3-2009《光缆线路性能测量方法 第3部分:链路偏振模色散》》的实施对于光缆线路的建设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和指导链路偏振模色散的测量方法,可以确保光缆线路的性能符合相关技术要求,提高光缆线路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该标准还有助于推动光通信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光缆线路的优化和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