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23/T 1307-2008《水稻超早播旱育大苗生产技术规程》

DB23/T 1307-2008更新时间: 2025-03-08

标准详情

DB23/T 1307-2008《水稻超早播旱育大苗生产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23/T 1307-2008

中文名称:《水稻超早播旱育大苗生产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08-11-24    

实施日期:2008-12-24

发布部门: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23/T 1307-2008《水稻超早播旱育大苗生产技术规程》介绍

DB23/T 1307-2008《水稻超早播旱育大苗生产技术规程》是由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性标准,自2008年12月24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DB23/T 1307-2008《水稻超早播旱育大苗生产技术规程》适用于黑龙江省内所有水稻种植区域。该标准针对水稻超早播旱育大苗的生产过程,包括播种、育苗、移栽等环节,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技术指导。

二、标准主要内容

1、播种时间:标准规定,水稻超早播旱育大苗的播种时间应控制在5月1日至5月15日之间,以确保苗期生长时间充足,提高水稻产量。

2、育苗管理:标准对育苗过程中的土壤、水分、光照等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证苗期生长环境的适宜性。

3、移栽技术:标准对移栽过程中的株距、行距、栽植深度等技术参数进行了明确,以提高水稻移栽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4、病虫害防治:标准对水稻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虫害进行了预防和控制,以减少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三、标准实施意义

1、提高水稻产量:通过规范水稻超早播旱育大苗的生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2、保障粮食安全: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DB23/T 1307-2008《水稻超早播旱育大苗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水稻种植方式的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DB23/T 1307-2008《水稻超早播旱育大苗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性标准,它为黑龙江省水稻超早播旱育大苗生产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