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SN/T 3487-2013《猴痘检疫技术规范》

SN/T 3487-2013更新时间: 2025-03-16

标准详情

SN/T 3487-2013《猴痘检疫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SN/T 3487-2013

中文名称:《猴痘检疫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3-03-01    

实施日期:2013-09-16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3487-2013《猴痘检疫技术规范》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了《猴痘检疫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并于2013年3月1日发布,2013年9月16日起正式实施。

一、适用范围

《规范》适用于猴痘检疫工作,包括对疑似感染猴痘的人类、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检测和防控。也适用于猴痘病毒的实验室检测和研究。

二、术语和定义

《规范》对“猴痘”、“猴痘病毒”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猴痘病毒属于正痘病毒科、猴痘病毒属,是一种DNA病毒。

三、检疫对象

《规范》规定了猴痘检疫的对象,包括疑似感染猴痘的人类、动物及其产品。具体包括:

1、疑似感染猴痘的人类患者;

2、疑似感染猴痘的动物,如猴、鼠、兔等;

3、疑似携带猴痘病毒的动物产品,如肉类、内脏、皮毛等。

四、检疫程序

1、检疫申报:疑似感染猴痘的人类、动物及其产品的所有者或代理人应当向检验检疫部门申报检疫;

2、现场检疫:检验检疫部门对申报的人类、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现场检疫,包括观察、询问等;

3、实验室检测:对疑似感染猴痘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如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等;

4、结果判定: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是否感染猴痘病毒;

5、检疫处理:对确诊感染猴痘病毒的人类、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相应的处理,如隔离、治疗、销毁等。

五、检疫方法

1、病毒核酸检测:采用PCR等方法对疑似感染猴痘的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2、病毒分离:对疑似感染猴痘的样本进行病毒分离,以获得病毒株;

3、血清学检测:采用ELISA等方法对疑似感染猴痘的样本进行血清学检测;

4、病理学检查:对疑似感染猴痘的动物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病变情况。

六、防控措施

1、加强猴痘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

2、对疑似感染猴痘的人类、动物及其产品进行严格的检疫和检测;

3、对确诊感染猴痘病毒的人类、动物及其产品进行隔离、治疗、销毁等处理;

4、加强猴痘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七、附则

《规范》明确了本标准的解释权归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所有,并规定了标准的修订和废止程序。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