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QX/T 181-2013《行业气象服务效益专家评估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QX/T 181-2013
中文名称:《行业气象服务效益专家评估法》
发布日期:2013-01-04
实施日期:2013-05-01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提出单位: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5)
归口单位: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5)
起草单位: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起草人:薛建军、李佳英、吕明辉、王昕
中国标准分类号:A47气象学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QX/T 181-2013《行业气象服务效益专家评估法》介绍
中国气象局发布了QX/T 181-2013《行业气象服务效益专家评估法》(以下简称《评估法》),并于2013年5月1日正式实施。
一、《评估法》的适用范围
《评估法》适用于对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专家评估的活动。行业气象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能源、旅游、建筑、环保等领域,评估对象可以是气象服务产品、服务项目或服务活动。
二、评估原则
1、科学性:评估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理论,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客观性:评估应客观公正,避免主观偏见和利益冲突。
3、系统性:评估应全面考虑气象服务效益的各个方面,避免片面性和局限性。
4、可比性:评估结果应具有可比性,便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比较分析。
三、评估内容
1、服务需求:评估气象服务满足行业需求的程度。
2、服务效果:评估气象服务对行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影响。
3、服务质量:评估气象服务的准确性、时效性、便捷性等。
4、服务成本:评估提供气象服务所需的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5、服务创新:评估气象服务在技术和方法上的创新性。
6、服务持续性:评估气象服务的长期效益和可持续性。
四、评估方法
1、定性评估: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
2、定量评估:运用统计学、经济学等方法,对气象服务效益进行量化分析。
3、案例分析:选择典型案例,深入分析气象服务的效益和影响。
4、比较分析: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气象服务效益进行比较分析。
五、评估程序
《评估法》规定了评估程序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评估准备:明确评估目标、范围、内容和方法,组建评估团队。
2、数据收集:收集气象服务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服务需求、服务效果、服务质量等。
3、评估实施:按照评估方法,对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分析。
4、结果分析:对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评估报告。
5、结果应用:将评估结果应用于气象服务的改进和优化。
六、评估报告
1、评估背景:介绍评估的背景和目的。
2、评估方法:说明评估所采用的方法和工具。
3、评估过程:描述评估的具体步骤和过程。
4、评估结果:展示评估的结果,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
5、问题与建议:分析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QX/T 181-2013行业气象服务效益专家评估法》的发布和实施,有助于提高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气象服务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各级气象部门和相关行业应认真学习和贯彻《评估法》,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