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GB/T 50939-2013《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50939-2013
中文名称:《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
发布日期:2013-11-01
实施日期:2014-06-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归口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疗卫生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北京市卫生局、北京急救中心、天津市急救中心、 成都市急救中心、沈阳市急救中心、甘肃省急救中心
起草人:张行健 万培浩 钱克文 邓清 陈众励 沈家水 包子翰
中国标准分类号:P33居住与公共建筑工程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40.10公共建筑物
GB/T 50939-2013《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11月1日发布了《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GB/T 50939-2013),并于2014年6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GB/T 50939-2013)是一套针对急救中心建筑设计的国家标准,旨在确保急救中心的建筑设计满足功能需求,提高急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该标准涵盖了急救中心的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交通组织、建筑设备、安全防护、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为急救中心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二、标准规定内容
1、总体布局:标准规定了急救中心的总体布局原则,包括急救中心的选址、规模、形态等,要求急救中心应位于交通便利、易于识别的区域,以便于患者快速到达。
2、功能分区:急救中心的功能分区是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准详细规定了急救中心应设置的各类功能区域,如急救接待区、抢救区、观察区、治疗区、病房区等,并明确了各功能区的面积、设施和布局要求。
3、交通组织:标准对急救中心的交通组织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车辆和人员流线、出入口设置、停车设施等,以确保急救中心内部交通顺畅,提高急救效率。
4、建筑设备:标准对急救中心的建筑设备进行了规定,包括供电、供水、排水、通风、空调、通信、消防等系统,要求这些系统能够满足急救中心的日常运营和紧急情况下的需求。
5、安全防护:安全防护是急救中心设计的重要方面。标准规定了急救中心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盗、防破坏、防火灾等,以确保急救中心的安全稳定运行。
6、环境保护:标准还对急救中心的环境保护提出了要求,包括噪音控制、废弃物处理、绿化等,以减少急救中心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标准的意义
《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GB/T 50939-2013)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急救中心的建筑设计、提高急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为急救中心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还有助于提升公众对急救服务的信任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