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SN/T 2000-2013《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 总则》基本信息
标准号:SN/T 2000-2013
中文名称:《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 总则》
发布日期:2013-11-06
实施日期:2014-06-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2000-2013《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 总则》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3年11月6日发布了SN/T 2000-2013《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 总则》,并于2014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电气产品及其原材料、零部件和配件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这包括但不限于家用电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照明设备、电子玩具等。通过规范检测方法和评估标准,确保电子电气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二、有毒有害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本标准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铅(Pb)及其化合物
2、汞(Hg)及其化合物
3、镉(Cd)及其化合物
4、六价铬(Cr(VI))化合物
5、多溴联苯(PBBs)和多溴二苯醚(PBDEs)
6、邻苯二甲酸酯(PAEs)
这些物质在电子电气产品中广泛存在,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标准对这些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和限值进行了明确规定。
三、检测方法和限值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和限值。具体包括:
1、检测方法:本标准推荐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方法进行检测。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高重复性,能够准确测定电子电气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
2、限值:本标准对各类有毒有害物质的限值进行了明确规定,如铅、汞、镉等重金属的限值分别为1000 mg/kg、1000 mg/kg、100 mg/kg。这些限值是根据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的,旨在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四、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本标准强调了对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检测机构应依据本标准对电子电气产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