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33/T 677-2008《蜂蜜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DB33/T 677-2008更新时间: 2025-04-01

标准详情

DB33/T 677-2008《蜂蜜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3/T 677-2008

中文名称:《蜂蜜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07-12-01    

实施日期:2008-03-25

发布部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浙江省农业厅    

起草单位: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起草人:孙彩霞、徐高清、高春先、王钫、应珊婷、姚晗珺、刘素梅、潘洋    

中国标准分类号:B40畜牧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动物饲养和繁殖

DB33/T 677-2008《蜂蜜安全生产技术规范》介绍

DB33/T 677-2008《蜂蜜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自2008年3月25日起正式实施。

一、《规范》的制定背景

蜂蜜作为一种高营养价值的食品,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过去蜂蜜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做法,如使用抗生素、农药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了蜂蜜的品质和安全性。为了规范蜂蜜生产行为,保障消费者利益,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了《规范》,旨在提高蜂蜜生产的安全性和质量。

二、《规范》的主要内容

1、原料要求

《规范》明确了蜂蜜的原料要求,包括蜜源植物种类、蜜源地环境、采集时间等。要求蜜源植物应为无污染、无病虫害的植物,蜜源地环境应远离工业污染源,采集时间应在蜜源植物的盛花期。

2、生产工艺

《规范》对蜂蜜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蜜源采集、蜂蜜提取、过滤、浓缩、包装等环节。要求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时间等条件,避免蜂蜜中活性成分的损失。

3、产品质量

《规范》对蜂蜜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蜂蜜的色泽、气味、口感、水分含量、糖分含量等。要求蜂蜜应具有特有的色泽和气味,口感纯正,无异味,水分含量和糖分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4、安全指标

《规范》对蜂蜜的安全指标进行了严格规定,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要求蜂蜜中不得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

三、《规范》的意义

1、提升蜂蜜品质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升蜂蜜的品质,保障消费者的利益。通过规范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可以确保蜂蜜的色香味俱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保障食品安全

《规范》对蜂蜜的安全指标进行了严格规定,有助于减少蜂蜜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3、促进行业发展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规范蜂蜜生产行业,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通过提高蜂蜜生产的安全性和质量,可以提升行业的竞争力,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