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HJ 680-2013《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HJ 680-2013更新时间: 2025-04-01

标准详情

HJ 680-2013《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HJ 680-2013

中文名称:《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发布日期:2013-11-21    

实施日期:2014-02-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起草单位: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

HJ 680-2013《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介绍

2013年11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发布了HJ 680-2013《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标准。

一、标准背景与意义

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和沉积物中汞、砷、硒、铋、锑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超过自然背景值,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土壤和沉积物作为重金属的重要载体,其污染状况直接关系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健康安全。HJ 680-2013标准的制定,为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方法指导,对于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适用范围

HJ 680-2013标准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汞、砷、硒、铋、锑等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其中,土壤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各类土壤类型;沉积物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水体底部的沉积物。标准的应用范围包括环境监测、污染源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污染治理效果评估等多个领域。

三、标准方法原理

HJ 680-2013标准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进行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测定。微波消解是一种高效、快速、环保的样品前处理技术,通过微波加热使样品中的有机质分解,释放出重金属元素。原子荧光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仪器分析方法,通过测量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荧光强度,实现对重金属含量的定量分析。

四、标准操作步骤

1、样品采集与保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土壤和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并在规定条件下保存。

2、样品前处理:将样品进行干燥、粉碎、过筛等操作,制备成适合分析的样品。

3、微波消解:将处理好的样品与适量的酸加入消解管中,放入微波消解仪中进行消解。

4、原子荧光测定:将消解后的样品进行稀释、过滤,然后使用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测定。

5、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根据仪器测定结果,结合标准曲线或内标法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计算。

五、标准质量控制

为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HJ 680-2013标准对样品采集、前处理、测定过程等环节提出了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主要包括:

样品采集时,应遵循随机、代表性原则,避免污染和干扰。

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微波消解过程中,应合理选择消解剂和消解条件,避免样品的损失和污染。

原子荧光测定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标准物质的测定,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六、标准实施与展望

自2014年2月1日起,HJ 680-2013标准正式实施。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监测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开展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测定工作。随着环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HJ 680-2013标准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