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SJ/Z 1081-1976《电镀溶液典型分析方法的一般要求》基本信息
标准号:SJ/Z 1081-1976
中文名称:《电镀溶液典型分析方法的一般要求》
发布日期:1976-09-02
实施日期:1977-01-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机械工业部
中国标准分类号:A29材料防护
国际标准分类号:25.220表面处理和涂覆
SJ/Z 1081-1976《电镀溶液典型分析方法的一般要求》介绍
SJ/Z 1081-1976《电镀溶液典型分析方法的一般要求》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机械工业部于1976年9月2日发布的一项标准。自1977年1月1日起,该标准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SJ/Z 1081-1976标准适用于电镀溶液中各种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以及其他化学成分的分析。该标准不仅适用于实验室分析,还适用于生产线上的在线监测和控制。
二、标准主要内容
1、分析方法的选择:标准规定了电镀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分析方法,包括重量法、容量法、比色法等。分析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被测成分的性质、含量范围、精度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2、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标准对电镀溶液样品的采集、运输、储存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稳定性。还对样品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规定,如过滤、稀释、酸化等。
3、分析操作规程:标准对各种分析方法的操作步骤、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分析结果的表示与评价:标准对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误差分析、精密度和准确度评价等进行了规定,为电镀溶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标准实施意义
1、提高分析准确性:SJ/Z 1081-1976标准的实施,规范了电镀溶液分析的方法和操作,有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电镀产品质量的保证提供了技术支撑。
2、促进技术创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了电镀行业的技术创新,促进了新型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提高了电镀行业的技术水平。
3、保障安全生产:通过对电镀溶液成分的准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避免因溶液成分异常导致的安全事故,保障了电镀行业的安全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