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11/T 718-2016《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养护维修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11/T 718-2016
中文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养护维修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6-12-22
实施日期:2017-07-01
发布部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起草单位:
起草人: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01
DB11/T 718-2016《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养护维修技术规范》介绍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DB11/T 718-2016《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养护维修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养护维修工作,确保设施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一、《规范》的主要内容
《规范》涵盖了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养护维修的各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
1、总则
《规范》明确了养护维修工作的目的、适用范围以及遵循的原则,强调了养护维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术语和定义
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养护维修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为后续条款的理解和执行提供了基础。
3、养护维修分类
《规范》将养护维修工作分为日常养护、定期检查、专项维修和应急抢修四个类别,并对每一类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4、养护维修技术要求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不同设施,如轨道、车辆、供电、通信信号、机电设备等,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养护维修技术要求,确保各类设施得到科学、合理的维护。
5、养护维修管理
《规范》对养护维修的组织管理、人员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提高养护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6、养护维修作业
详细描述了养护维修作业的流程、方法和步骤,包括作业前的准备、作业中的操作和作业后的检查等,确保作业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7、养护维修记录和档案
要求建立完整的养护维修记录和档案,以便于追溯和分析养护维修的效果,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依据。
二、《规范》的实施意义
《规范》的实施对于北京市乃至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养护维修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提高养护维修质量:通过规范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流程,提高养护维修工作的专业性和系统性,从而提升设施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2、保障运营安全:规范的养护维修工作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设施故障,降低运营风险,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3、提升服务水平:良好的设施维护能够减少运营中断,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
4、促进行业发展:《规范》的实施有助于统一行业标准,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养护维修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