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GB/T 31722-2015《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1722-2015
中文名称:《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发布日期:2015-06-02
实施日期:2016-02-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0)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0)
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上海三零卫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山东省计算中心、北京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起草人:许玉娜、闵京华、上官晓丽、董火民、赵章界、李刚、周鸣乐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数据加密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字符集和信息编码
GB/T 31722-2015《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 31722-2015《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标准。
一、标准背景与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作为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信息资产、维护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GB/T 31722-2015标准的发布,旨在为组织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框架,指导其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信息安全风险。
二、标准适用范围
GB/T 31722-2015标准适用于各种规模和类型的组织,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该标准不仅限于特定的技术或行业,而是提供了一套通用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方法论,以适应不同组织的需求。
三、标准主要内容
1、风险管理框架
标准规定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总体框架,包括风险管理的过程、角色和职责、风险管理策略、风险评估方法、风险处理措施等。
2、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标准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来识别组织面临的各种信息安全风险,包括资产识别、威胁识别、脆弱性识别等。
3、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确定风险优先级和制定风险处理策略的关键环节。标准提供了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包括定性和定量评估,以及如何结合组织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评估风险。
4、风险处理
风险处理是风险管理的核心,标准指导组织如何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和实施风险处理计划,包括风险接受、风险避免、风险转移和风险降低等策略。
5、风险监控和评审
标准强调了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定期监控和评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这包括监控风险处理措施的实施情况,以及定期评审风险管理策略和程序。
四、标准实施意义
GB/T 31722-2015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组织的信息安全意识、规范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流程、提升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组织减少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还能够在发生信息安全事件时,快速有效地应对和恢复。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且持续的过程,GB/T 31722-2015标准的发布为组织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解读,能够帮助更多的组织和个人理解和运用这一标准,共同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信息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