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菲律宾蛤仔 亲贝和苗种”的标准号是:SC/T 2058-2014
SC/T 2058-2014《菲律宾蛤仔 亲贝和苗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2014-03-24发布,并于2014-06-01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大连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起草人是闫喜武、张国范、高悦勉、杨凤、苏延明。
“菲律宾蛤仔 亲贝和苗种”介绍
在东南亚的热带海岸线上,菲律宾蛤仔(Anadara granosa)以其优雅的贝壳和丰富的资源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亲贝,即成熟的个体,它们拥有坚实的外壳,色彩斑斓,常常被用来制作装饰品或者作为海鲜美食供应市场。这些成熟的蛤仔在繁殖季节会释放大量的卵与精子至海水中,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生物繁衍。
而苗种则是菲律宾蛤仔生命周期中的初期阶段,通常是指那些孵化出来的幼体,它们的体型非常微小,往往需要在特制的育苗池中进行培养。这些苗种的培养工作对于确保蛤仔资源的持续供应至关重要。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对水温、盐度、以及饵料供给等环境条件进行精细管理,以促进苗种的健康成长。随着苗种逐渐成熟,它们会被转移到较大的水体中继续生长,直到能够达到商业采捕的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