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43/T 372-2007《奥尼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DB43/T 372-2007更新时间: 2025-04-04

标准详情

DB43/T 372-2007《奥尼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43/T 372-2007

中文名称:《奥尼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07-12-24    

实施日期:2008-12-30

发布部门: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43/T 372-2007《奥尼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介绍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7年12月24日发布了DB43/T 372-2007《奥尼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并于2008年12月30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的制定背景

奥尼罗非鱼,又称非洲鲫鱼,原产于非洲,是一种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的鱼类。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而受到广泛欢迎。由于缺乏统一的养殖技术规范,导致养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病害频发、养殖效率低下等。为了规范奥尼尼罗非鱼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了DB43/T 372-2007《奥尼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二、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

1、养殖环境

标准对养殖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包括水质、水温、pH值、溶解氧等方面。要求水质清澈,无污染,水温控制在18-32℃,pH值在6.5-8.5之间,溶解氧在5mg/L以上。

2、鱼苗选择

标准对鱼苗的选择也有明确要求,要求鱼苗健康、活泼,无病害,体长在3-5cm之间。

3、饲料与投喂

标准规定了饲料的种类、营养成分和投喂方法。要求饲料新鲜、无霉变,营养成分符合奥尼罗非鱼的生长需求。投喂量根据鱼的生长阶段和体重进行调整,避免过量投喂。

4、疾病防治

标准对疾病防治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定期消毒、合理使用药物、及时隔离病鱼等。要求养殖者加强对疾病的监测和预防,减少病害的发生。

5、养殖管理

标准对养殖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水质监测、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要求养殖者建立健全养殖管理制度,提高养殖效率。

三、标准的实施意义

DB43/T 372-2007《奥尼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的实施,对于规范养殖行为、提高养殖效益、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施标准,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奥尼罗非鱼的品质,满足人们对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