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L/T 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L/T 5092-1999
中文名称:《(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1999-08-02
实施日期:1999-10-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提出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归口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起草人:叶鸿声、龚大卫、魏顺炎、杨崇儒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P62输、变电工程
DL/T 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介绍
DL/T 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标准解读
一、标准概述
DL/T 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自199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适用范围
《规程》适用于110kV至500kV的架空送电线路的设计。这些线路主要用于连接发电厂、变电站等电力设施,为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和其他用电需求提供电力。《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
《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原则
《规程》明确了架空送电线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等。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线路的运行条件、环境因素、技术要求等因素,确保线路的长期稳定运行。
2、设计参数
《规程》规定了架空送电线路设计的基本参数,包括电压等级、线路长度、导线类型、分裂方式等。这些参数是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对于线路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直接影响。
3、结构设计
《规程》对架空送电线路的结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杆塔、导线、地线、绝缘子、金具等组成部分的设计标准。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线路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故障发生的风险。
4、环境适应性
《规程》针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包括气象条件、地形地貌、地震、风载等因素。这些要求有助于提高线路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5、安全防护
《规程》对架空送电线路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了规定,包括防雷、防冰、防鸟害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害,提高线路的安全性。
6、经济性分析
《规程》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经济性分析,充分考虑线路建设、运行和维护的成本,力求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性最优。
7、环保要求
《规程》强调了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包括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噪音污染等。这些要求有助于实现电力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三、实施意义
《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我国电力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110kV至500kV架空送电线路的设计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有助于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安全风险。它强调了线路设计过程中的环保要求,有助于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它通过经济性分析,有助于实现线路建设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规程》作为我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对于保障架空送电线路的安全、可靠、经济和环保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应继续加强《规程》的宣传和实施,不断提高电力设计水平,为我国电力事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