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33/T 929-2014《食用菌菌种场建设规范》

DB33/T 929-2014更新时间: 2025-04-11

标准详情

DB33/T 929-2014《食用菌菌种场建设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3/T 929-2014

中文名称:《食用菌菌种场建设规范》

发布日期:2014-07-08    

实施日期:2014-08-08

发布部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浙江省农业厅    

归口单位: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起草人:陈青、潘慧锋、何伯伟、蔡为明、金群力、叶长文    

中国标准分类号:B39其他经济作物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植物栽培

DB33/T 929-2014《食用菌菌种场建设规范》介绍

DB33/T 929-2014《食用菌菌种场建设规范》是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4年7月8日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自2014年8月8日起正式实施。

一、食用菌菌种场选址与环境要求

根据DB33/T 929-2014标准,食用菌菌种场应选择在环境清洁、无污染、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电源稳定的地方建设。同时,菌种场周边应无有害气体、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源,以保证菌种的质量和安全。

二、食用菌菌种场建筑与设施要求

标准规定,食用菌菌种场的建筑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规范和标准,保证结构安全、稳定。菌种场内部应设置合理的生产区、实验室、仓库等功能区域,并配备必要的生产设备、实验仪器和安全设施。

三、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要求

DB33/T 929-2014标准对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提出了具体要求。菌种生产应选用优良的菌种,保证菌种的纯度和活力。菌种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以满足菌种生长的需求。菌种生产还应遵循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菌种受到污染。

四、食用菌菌种质量控制与检测

为了确保食用菌菌种的质量,DB33/T 929-2014标准规定了菌种质量控制和检测的相关要求。菌种场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菌种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控和记录。同时,菌种场应定期对菌种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菌种的纯度、活力和安全性。

五、食用菌菌种场管理与人员要求

标准还对食用菌菌种场的管理提出了要求。菌种场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菌种场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六、食用菌菌种场环境保护与废弃物处理

DB33/T 929-2014标准强调了食用菌菌种场在生产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菌种场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菌种场还应建立废弃物处理和回收利用制度,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七、食用菌菌种场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食用菌菌种场的信息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要。DB33/T 929-2014标准鼓励菌种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菌种生产、质量控制、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管理。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