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37/T 1913-20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特种作业人员配置》

DB37/T 1913-2011更新时间: 2025-04-11

标准详情

DB37/T 1913-20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特种作业人员配置》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7/T 1913-2011

中文名称:《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特种作业人员配置》

发布日期:2011-07-25    

实施日期:2011-08-01

发布部门: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起草单位:

起草人:     

中国标准分类号:B00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20

DB37/T 1913-20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特种作业人员配置》介绍

DB37/T 1913-2011标准于2011年7月25日发布,并于同年8月1日正式实施。

一、特种作业人员配置要求

1、人员资质

标准明确规定了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资质要求,包括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等。这些要求确保了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特种作业任务。

2、人员数量

针对不同的特种作业,标准规定了最低的人员配置数量。这一规定旨在确保作业现场有足够的专业人员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同时也能够保证作业的连续性和效率。

3、人员职责

标准详细描述了特种作业人员的具体职责,包括日常操作、安全检查、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等。这些职责的明确有助于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安全配置标准

1、设备与工具

标准对特种作业所需的设备和工具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定期维护和检查。这些要求有助于确保作业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

2、作业环境

标准还对作业环境提出了要求,包括通风、照明、温度和湿度等。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不仅能够提高作业效率,还能够减少作业人员因环境因素引起的健康问题。

3、应急预案

标准要求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这些预案应包括事故报告、人员疏散、现场救援和事故调查等内容,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三、监督管理

1、监督检查

标准规定了对特种作业人员配置的监督检查机制,包括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和事故调查等。这些监督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配置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2、违规处罚

对于违反标准规定的行为,标准明确了相应的处罚措施。这些措施包括警告、罚款、责令整改甚至吊销资质等,以确保标准得到严格执行,维护矿山作业的安全和秩序。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