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YD/T 2636-2013《智能型通信网络 总体框架和要求》基本信息
标准号:YD/T 2636-2013
中文名称:《智能型通信网络 总体框架和要求》
发布日期:2013-10-17
实施日期:2014-01-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YD/T 2636-2013《智能型通信网络 总体框架和要求》介绍
2013年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YD/T 2636-2013《智能型通信网络 总体框架和要求》,旨在规范智能型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发展,确保网络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型通信网络的总体框架和要求,包括网络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可靠性要求、兼容性要求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详细规定,本标准为智能型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二、网络架构
1、网络层次
本标准将智能型通信网络划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负责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网络层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应用层则提供各种通信服务。
2、网络节点
智能型通信网络由多个网络节点组成,包括感知节点、接入节点、汇聚节点和核心节点。这些节点在网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分发。
三、功能要求
1、数据采集与处理
智能型通信网络应具备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能够实时、准确地收集和处理各类数据信息。
2、数据传输与交换
网络应支持多种数据传输和交换协议,确保数据在不同节点和设备之间的高效传输。
3、服务提供
智能型通信网络应提供丰富的通信服务,满足用户在语音、数据、图像等方面的通信需求。
四、性能要求
1、传输速率
智能型通信网络应具备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传输速率的需求。
2、延迟
网络应具备较低的传输延迟,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3、可靠性
网络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在各种环境下稳定运行,降低数据丢包和传输错误的概率。
五、安全性要求
1、数据加密
智能型通信网络应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访问控制
网络应实现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
3、安全审计
应定期对网络进行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六、可靠性要求
1、容错能力
智能型通信网络应具备较强的容错能力,能够在部分节点或设备出现故障时,通过其他路径继续传输数据。
2、故障恢复
网络应具备快速的故障恢复能力,一旦检测到故障,能够迅速切换到备用路径或设备,保证通信的连续性。
七、兼容性要求
1、设备兼容性
智能型通信网络应支持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设备接入,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
2、协议兼容性
网络应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确保与现有通信网络和应用系统的兼容。
YD/T 2636-2013《智能型通信网络 总体框架和要求》标准为智能型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