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65/T 3435-2012《绒毛用羊个体采样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65/T 3435-2012
中文名称:《绒毛用羊个体采样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2-09-20
实施日期:2012-10-20
发布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DB65/T 3435-2012《绒毛用羊个体采样技术规范》介绍
DB65/T 3435-2012《绒毛用羊个体采样技术规范》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自2012年10月20日起实施。
一、标准背景
绒毛用羊作为新疆地区重要的经济资源,其绒毛品质直接影响到羊毛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了提高绒毛用羊的绒毛品质,规范采样技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了本标准。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绒毛用羊个体采样的全过程,包括采样前的准备、采样方法、采样后的样品处理等环节。通过规范采样技术,确保采样过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三、采样前的准备
1、采样工具:采样前应准备好专用的采样工具,如采样剪刀、镊子、手套等,并进行消毒处理。
2、采样人员:采样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采样流程和操作方法。
3、采样环境:采样应在清洁、通风、无污染的环境中进行,避免样品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四、采样方法
1、采样部位:绒毛用羊的绒毛主要分布在颈部、背部、腹部等部位,采样时应选择绒毛密度大、品质好的区域进行采样。
2、采样量:根据需要,确定采样量的大小,一般以50-100克为宜。
3、采样步骤:采样时,首先将羊固定在采样台上,然后使用采样剪刀沿着绒毛生长方向剪取绒毛,注意不要损伤羊的皮肤。剪取的绒毛应收集在清洁的容器中。
五、样品处理
1、样品分类:将剪取的绒毛按照部位、颜色等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2、样品保存:样品应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保存,避免受潮、发霉等现象。
3、样品记录:对采样的日期、时间、部位、量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便于后续的追溯和管理。
六、质量控制
1、采样过程的质量控制:采样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避免人为因素对样品的影响。
2、样品的质量控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样品的纯度、均匀性等指标符合要求。
3、记录的质量控制:对采样记录进行审核,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DB65/T 3435-2012《绒毛用羊个体采样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新疆地区绒毛用羊的绒毛品质,推动羊毛制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采样技术,可以确保采样过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为绒毛品质的评估和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七、建议
1、加强标准宣传和培训: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本标准的宣传力度,提高采样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2、完善采样设备和工具:不断改进和完善采样设备和工具,提高采样效率和准确性。
3、加强质量监管: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确保采样过程和样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以上解读,我们可以看出DB65/T 3435-2012《绒毛用羊个体采样技术规范》对绒毛用羊采样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为新疆地区绒毛用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