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化检测标准有哪些
来源:企来检时间:2025-02-27
土壤生化检测通过检测土壤中的生物化学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可以全面了解土壤的生态功能和潜在污染风险。本文将详细介绍土壤生化检测的标准:
一、土壤生化检测的标准一览
1、NY/T 1121-2006《土壤检测系列标准》
该标准涵盖了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测定,土壤酶活性的检测等。
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常用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通过熏蒸杀死微生物并释放细胞内容物,再通过化学方法测定其含量。
微生物生物量氮(MBN):采用氯仿熏蒸培养法或浸提法,通过测定培养过程中氮素的释放量来估算。
微生物生物量磷(MBP):使用氯仿熏蒸-碳酸氢钠浸提法,结合钼锑抗比色法测定磷含量。
2、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该标准规定了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为土壤污染的生化检测提供了参考。
3、HJ 964-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
明确了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的项目和方法,包括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等。
4、ISO 14240-2:1997《土壤质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第2部分:熏蒸萃取法》
采用氯仿熏蒸法,通过测定熏蒸前后土壤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来计算微生物生物量碳。
二、土壤生化检测的评价标准
1、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MBN)的含量是评估土壤肥力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健康的土壤通常具有较高的微生物生物量。
2、土壤酶活性:酶活性的高低反映了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和养分转化的能力。如,脲酶活性高的土壤通常具有较好的氮循环能力。
3、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高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通常意味着土壤生态系统更稳定。如,土壤中固氮菌、解磷菌和解钾菌的丰度可以反映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
三、土壤生化检测的主要方法
1、微生物生物量碳(MBC)
氯仿熏蒸-浸提法:通过熏蒸杀死微生物,释放细胞内的碳,再用化学方法测定。
基质诱导呼吸法:通过测定微生物在特定基质上的呼吸强度来估算生物量。
2、微生物生物量氮(MBN)
氯仿熏蒸培养法:基于微生物死亡后氮素的释放,通过培养过程中的氮素变化来估算。
精氨酸诱导氨化法:利用精氨酸诱导微生物释放氨,通过氨的含量来估算MBN。
3、微生物生物量磷(MBP)
氯仿熏蒸-碳酸氢钠浸提法:通过熏蒸释放微生物细胞内的磷,再用碳酸氢钠溶液浸提并测定。
4、脲酶活性:通过测定土壤中脲酶分解尿素生成氨的速率来评估氮循环能力。
5、磷酸酶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土壤中磷酸酶分解磷酸酯的能力,反映磷循环效率。
6、多酚氧化酶活性:通过测定多酚氧化酶对酚类底物的氧化速率来评估土壤中有机质分解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