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SB/T 10649-2012大豆蛋白制品检测标准规定哪些内容?

SB/T 10649-2012 更新时间: 2024-05-19

标准详情

SB/T 10649-2012大豆蛋白制品检测标准是指对大豆蛋白制品进行检测和评价的技术标准,其中包括了大豆蛋白制品的成分分析、理化性质、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感官指标等方面。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大豆蛋白制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一、成分分析

成分分析是大豆蛋白制品检测标准中最核心的一项。这部分的检测项目包括蛋白质含量、胆固醇含量、脂肪含量、灰分含量等。蛋白质含量是评价大豆蛋白制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检测方法采用Kjeldahl法或Dumas法测定总氮量,进而计算出蛋白质含量。

二、理化性质

大豆蛋白制品的理化性质也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检测方法涉及水分含量、pH值、脱盐率、离子强度、荧光强度、水解度等。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出大豆蛋白制品的特性和质量。

三、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是评价大豆蛋白制品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检测方法包括总菌落数、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指标。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判断大豆蛋白制品是否受到了微生物的污染。

四、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

大豆蛋白制品中如果含有重金属或其他有害物质,将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检测方法包括铅、镉、汞、砷等重金属的含量,以及农药、兽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如果超出了国家标准的限定值,就需要对大豆蛋白制品进行处理或淘汰。

五、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主要是通过人的感官来评价大豆蛋白制品的质量。这方面的检测方法包括外观、颜色、口感、气味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大豆蛋白制品的质量是否优良,口感是否惬意,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SB/T 10649-2012大豆蛋白制品检测标准规定的内容十分全面,涉及了大豆蛋白制品的许多方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商和监管部门需要按照这些标准来进行检测和评价,以确保大豆蛋白制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消费者在选择大豆蛋白制品时,也应该关注产品的检测结果,以保障自身的健康。

阅读剩余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