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11/T 446-2015《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11/T 446-2015
中文名称:《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5-12-30
实施日期:2016-04-01
发布部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DB11/T 446-2015《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介绍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自2016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规程》的适用范围
《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测量。这意味着,无论是住宅、商业建筑还是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都需要遵循《规程》的规定。
二、《规程》的主要内容
1、总则
明确了《规程》的制定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以及施工测量的分类和等级。
2、术语和符号
对建筑施工测量中的专业术语和符号进行了定义和说明,为后续章节的理解提供了基础。
3、测量基本要求
规定了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测量误差的控制方法以及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测量仪器和设备
对施工测量中使用的仪器和设备提出了技术要求,包括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标准。
5、测量标志和测量网点
详细规定了测量标志的设置、测量网点的布设以及测量标志和网点的保护措施。
6、控制测量
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明确了控制网的布设原则、测量方法和精度要求。
7、施工放样测量
对施工放样的准备工作、放样方法、放样精度和放样误差的控制进行了规定。
8、变形监测
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变形监测进行了规定,包括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周期和监测数据的处理。
9、测量资料管理
明确了测量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的要求,以及测量资料的保密和使用规定。
10、附则
对《规程》的解释权、修订和废止等事项进行了说明。
三、《规程》的意义和作用
《规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高建筑施工测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施工测量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有助于减少测量误差,提高工程质量。通过规范测量行为,可以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保障工程安全。规范的测量过程和资料管理,有助于提高工程的可追溯性和可维护性。
![](/jc/pc/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