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52/T 1337-2018《薏苡间作大豆种植技术规程》

DB52/T 1337-2018更新时间: 2025-02-09

标准详情

DB52/T 1337-2018《薏苡间作大豆种植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52/T 1337-2018

中文名称:《薏苡间作大豆种植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8-09-04    

实施日期:2019-03-04

发布部门: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归口单位:贵州省农业委员会    

起草单位: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农业委员会、安龙县农业局、兴仁县农业局

起草人:章洁琼、柳玲玲、朱怡、邹军、韦思梅、杨连坤、付国林、陈志兴、秦松    

中国标准分类号:B05农林技术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植物栽培

DB52/T 1337-2018《薏苡间作大豆种植技术规程》介绍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薏苡间作大豆种植技术规程》(DB52/T 1337-2018),该标准于2018年9月4日发布,并于2019年3月4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薏苡间作大豆种植技术规程》是贵州省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主要规定了薏苡与大豆间作的种植技术要求,包括种植方式、种植密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为农民提供了科学的种植指导。

二、种植方式

标准规定了薏苡与大豆的种植方式,包括行距、株距、播种深度等参数。薏苡与大豆的种植方式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作物生长特点进行选择,以保证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三、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标准规定了薏苡与大豆的种植密度,包括每公顷的种植数量和每株的占地面积。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保证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四、施肥技术

施肥是保证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标准规定了薏苡与大豆的施肥技术,包括基肥、追肥、叶面肥等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合理的施肥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五、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标准规定了薏苡与大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通过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保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六、收获与储存

收获是作物种植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影响作物品质和产量的关键因素。标准规定了薏苡与大豆的收获时间和方法,以及收获后的储存条件。合理的收获和储存可以保证作物的品质和延长储存时间。

《薏苡间作大豆种植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为贵州省的薏苡与大豆种植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应根据标准的要求,合理选择种植方式、种植密度、施肥技术等,加强病虫害防治,保证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