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32/T 1952-2011《沿海农区弱筋、中筋小麦栽培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1952-2011
中文名称:《沿海农区弱筋、中筋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1-11-10
实施日期:2012-01-10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1952-2011《沿海农区弱筋、中筋小麦栽培技术规程》介绍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1年11月10日发布了DB32/T 1952-2011《沿海农区弱筋、中筋小麦栽培技术规程》,并于2012年1月10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DB32/T 1952-2011《沿海农区弱筋、中筋小麦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它涵盖了小麦栽培的全过程,从种子选择、土壤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等各个环节。该标准适用于江苏省沿海农区的弱筋和中筋小麦栽培,旨在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科学的栽培指导。
二、种子选择与处理
标准规定了种子选择的重要性,强调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弱筋和中筋小麦品种。对种子的处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种子的消毒、浸泡和催芽等步骤,以确保种子的活力和发芽率。
三、土壤准备与播种
在土壤准备方面,标准详细描述了土壤耕作、施肥和灌溉的技术要求。播种部分则包括了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深度和播种方式等关键参数,以确保小麦的均匀出苗和健康成长。
四、田间管理
灌溉与排水: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和排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需求,合理施用基肥和追肥,确保小麦获得充足的营养。
病虫害防治: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减少病虫害对小麦的影响。
植株调整:适时进行植株调整,如疏苗、打顶等,以促进小麦的均衡生长。
五、收获与后处理
标准对小麦的收获时机、收获方法以及收获后的干燥、储存和运输等后处理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收获时要尽量减少损失,保证小麦的品质和产量。
六、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栽培出的小麦符合质量标准,DB32/T 1952-2011还规定了小麦的质量控制措施。这包括对小麦的品种纯度、成熟度、病虫害情况等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以及对栽培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投入品进行严格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