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34/T 907-2015《桑蚕种》

DB34/T 907-2015更新时间: 2025-02-22

标准详情

DB34/T 907-2015《桑蚕种》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4/T 907-2015

中文名称:《桑蚕种》

发布日期:2015-12-30    

实施日期:2016-01-30

发布部门: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4/T 907-2015《桑蚕种》介绍

DB34/T 907-2015《桑蚕种》是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5年12月30日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自2016年1月30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DB34/T 907-2015《桑蚕种》适用于安徽省内生产和销售的桑蚕种。包括家蚕种、野蚕种等品种,以及经人工选育的优良蚕种。该标准不适用于其他昆虫的种源。

二、桑蚕种的定义和分类

1、桑蚕种的定义:桑蚕种是指用于生产蚕茧的蚕的种源,包括家蚕和野蚕等品种。

2、桑蚕种的分类:桑蚕种按照品种来源和选育方式,可分为家蚕种、野蚕种和人工选育的优良蚕种等。

三、桑蚕种的质量要求

1、外观:桑蚕种应具有正常的外观特征,无畸形、损伤和病虫害等。

2、活力:桑蚕种应具有正常的活力,能正常孵化和发育。

3、遗传品质:桑蚕种应具有优良的遗传品质,包括高产、优质、抗病等特性。

4、纯度:桑蚕种的纯度应达到95%以上。

5、健康度:桑蚕种应无病原体和寄生虫等健康问题。

四、桑蚕种的生产和加工

1、亲蚕的选择:生产桑蚕种的亲蚕应选择健康、优质的个体,避免遗传缺陷和疾病的传播。

2、饲料管理:桑蚕种的饲料应保证新鲜、无污染,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

3、环境控制:桑蚕种的生产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避免极端气候和环境污染的影响。

4、加工技术:桑蚕种的加工应采用科学、规范的工艺流程,确保种源的质量和安全。

五、桑蚕种的检验和包装

1、检验:桑蚕种在出厂前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活力、遗传品质等方面的检测。

2、包装:桑蚕种的包装应采用防潮、防虫、防污染的材料,确保种源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六、桑蚕种的储存和运输

1、储存:桑蚕种应在干燥、通风、避光的条件下储存,避免高温、高湿和有害物质的影响。

2、运输:桑蚕种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种源受到损伤和污染。

七、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DB34/T 907-2015《桑蚕种》的制定和实施,对提高桑蚕种的质量和安全,保障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桑蚕种的生产、加工、检验、包装和储存等环节,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增加蚕农的经济收益。该标准还有助于提升安徽省蚕桑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