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HG/T 3821-2006《纳米氢氧化镁》

HG/T 3821-2006更新时间: 2025-02-22

标准详情

HG/T 3821-2006《纳米氢氧化镁》基本信息

标准号:HG/T 3821-2006

中文名称:《纳米氢氧化镁》

发布日期:2006-07-26    

实施日期:2007-03-01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归口单位:全国化学标委会无机化工分会    

起草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江苏省江阴市瑞法化工厂等

起草人:王建荣、李殿卿、段雪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G11无机酸、碱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40碱

HG/T 3821-2006《纳米氢氧化镁》介绍

HG/T 3821-2006《纳米氢氧化镁》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6年7月26日发布,并于2007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一项标准。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纳米氢氧化镁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纳米氢氧化镁是指粒径在100纳米以下的氢氧化镁。纳米氢氧化镁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高热稳定性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油墨、电子、医药等领域。

二、要求

HG/T 3821-2006《纳米氢氧化镁》对纳米氢氧化镁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粒径分布、比表面积、热稳定性、吸湿性等技术指标。具体要求如下:

1、化学成分:纳米氢氧化镁的纯度应大于98%,杂质含量应符合标准要求。

2、物理性能:纳米氢氧化镁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热稳定性等物理性能指标应满足标准要求。

3、粒径分布:纳米氢氧化镁的粒径分布应以100纳米为界限,粒径小于100纳米的比例应大于90%。

4、比表面积:纳米氢氧化镁的比表面积应大于50m²/g。

5、热稳定性:纳米氢氧化镁在1000℃热处理后,失重率应小于10%。

三、试验方法

标准中对纳米氢氧化镁的试验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化学成分分析、粒径分布测定、比表面积测定、热稳定性测定等。各试验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计算公式均在标准中进行了详细说明。

1、化学成分分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方法对纳米氢氧化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2、粒径分布测定: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动态光散射法等方法对纳米氢氧化镁的粒径分布进行测定。

3、比表面积测定:采用氮气吸附法、氦气置换法等方法对纳米氢氧化镁的比表面积进行测定。

4、热稳定性测定:采用热重分析法对纳米氢氧化镁的热稳定性进行测定。

四、检验规则

标准中对纳米氢氧化镁的检验规则进行了规定,包括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和仲裁检验等内容。出厂检验应按照标准要求对产品进行检验,型式检验应在产品投产前或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进行,仲裁检验应在产品质量发生争议时进行。

五、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HG/T 3821-2006《纳米氢氧化镁》对纳米氢氧化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也进行了规定。标志应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净含量等信息;包装应采用防潮、防氧化的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应符合标准要求;运输时应避免潮湿、高温、阳光直射等不良环境;贮存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避免与有害气体、液体接触。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