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测定”的标准号是:GB/T 13091-2018
GB/T 13091-2018《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测定》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8-09-17发布,并于2019-04-01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起草人是饶正华、刘晓露、樊霞。
“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测定”介绍
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和动物。在饲料中的沙门氏菌的测定是确保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关键步骤。这一过程通常涉及几个基本的操作步骤,包括样品收集、前处理、培养分离、生化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
从不同的饲料样本中进行随机抽样,然后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如增菌或稀释。接下来,利用选择性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分离,这有助于抑制非目标微生物的生长,而促进沙门氏菌的发展。培养后,需要挑选出可疑的沙门氏菌落进行进一步的生化试验和血清学测试,以确定其是否属于沙门氏菌属并鉴定到具体的血清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已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直接从饲料样本中快速检测和鉴定沙门氏菌的存在。这些方法通常比传统的培养方法更迅速、灵敏和特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中。通过这些先进的检测手段,可以在早期识别出受沙门氏菌污染的饲料,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其进一步传播,保障公共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