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GB/T 14926.21-2008《实验动物 兔出血症病毒检测方法》

GB/T 14926.21-2008更新时间: 2025-03-28

标准详情

GB/T 14926.21-2008《实验动物 兔出血症病毒检测方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4926.21-2008

中文名称:《实验动物 兔出血症病毒检测方法》

发布日期:2008-12-10    

实施日期:2009-03-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提出单位: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人:贺争鸣、付瑞、田克恭    

中国标准分类号:B44饲养动物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动物饲养和繁殖

GB/T 14926.21-2008《实验动物 兔出血症病毒检测方法》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 14926.21-2008《实验动物 兔出血症病毒检测方法》标准。GB/T 14926.21-2008标准于2008年12月10日发布,并于2009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病毒分离与鉴定

1、病毒分离

标准中详细规定了兔出血症病毒的分离方法,包括病毒的采集、培养和纯化等步骤。采集过程中,应选择病兔的肝脏、脾脏等组织作为病毒的来源。培养过程中,可采用Vero细胞等敏感细胞系进行病毒的扩增。

2、病毒鉴定

病毒鉴定是确保病毒种类准确性的关键步骤。标准中规定了病毒的形态学鉴定、血清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形态学鉴定主要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的形态特征;血清学鉴定则利用免疫荧光或免疫过氧化物酶等技术检测病毒抗原;分子生物学鉴定则通过PCR等技术检测病毒的遗传物质。

二、病毒定量分析

1、定量PCR技术

定量PCR是一种常用的病毒定量分析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标准中规定了定量PCR的操作步骤,包括样本的提取、反转录和PCR扩增等。通过测定PCR扩增的循环阈值(Ct值),可以准确计算病毒的浓度。

2、病毒滴度测定

病毒滴度测定是评估病毒活性的重要指标。标准中规定了病毒滴度测定的方法,包括病毒的稀释、感染细胞和观察细胞病变等步骤。通过计算病毒的50%组织感染剂量(TCID50),可以评估病毒的活性和传染性。

三、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生物安全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程,防止病毒的泄露和传播。实验室应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设施,如生物安全柜、消毒设备等。

2、实验记录

实验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实验条件、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等信息,以便于实验的复核和数据分析。

3、质量控制

实验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通过设置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评估实验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GB/T 14926.21-2008《实验动物 兔出血症病毒检测方法》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实验动物的健康管理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