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37/T 4217-2020《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7/T 4217-2020
中文名称:《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20-12-30
实施日期:2021-01-30
发布部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提出单位:山东省海洋局
归口单位:山东省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山东省水产设计院、山东省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烟台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起草人:贺志鹏、李阳、刘浩、梁峰、岳英洁、毕永坤、杨怡红、刘麒、高鹰、于冬、王腾、王钧俊、单长贺、孔祥菲、周斌、张健桥
中国标准分类号:A45海洋学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DB37/T 4217-2020《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范》介绍
DB37/T 4217-2020《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范》是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
一、标准适用范围
DB37/T 4217-2020《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范》适用于山东省境内的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动态监视监测工作。该标准规定了监测对象、监测方法、监测频率、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为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指导。
二、监测对象
根据该标准,监测对象主要包括近岸海域的水质、沉积物、生物资源、水文气象等要素。这些要素是影响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因素,对其进行动态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
三、监测方法
DB37/T 4217-2020《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范》规定了多种监测方法,包括现场采样、遥感监测、模型模拟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监测对象和条件灵活选择。标准还对监测设备的选型、使用和维护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监测频率
该标准对监测频率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根据不同要素和目标,制定合理的监测周期。一般来说,水质和沉积物的监测频率较高,生物资源和水文气象的监测频率较低。标准还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监测频率,以满足监测工作的需要。
五、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
DB37/T 4217-2020《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范》对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提出了严格要求。监测数据需要经过预处理、统计分析和结果评价等步骤,以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标准还规定了数据记录、存储、传输和共享的规范,以便于数据的管理和利用。
六、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该标准的顺利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监管和指导,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完善监测设施和设备。还将加大对监测数据的利用和共享力度,促进监测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