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GB/T 32890-2016《继电保护 IEC 61850 工程应用模型》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2890-2016
中文名称:《继电保护 IEC 61850 工程应用模型》
发布日期:2016-08-29
实施日期:2017-03-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归口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浙江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山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广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广州供电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
起草人:代小翔、裘愉涛、李力、徐鹏、王松、李一泉、徐强超、唐毅、姜健宁、卜强生、廖泽友、邓俊波、陈福锋、周斌、崔大林、李鹏、修黎明
中国标准分类号:K45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输电网和配电网
GB/T 32890-2016《继电保护 IEC 61850 工程应用模型》介绍
《继电保护 IEC 61850 工程应用模型》(GB/T 32890-2016)是中国国家标准之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
一、标准发布背景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传统的继电保护设备和系统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电网的需求。IEC 61850标准作为国际公认的智能化变电站通信标准,其工程应用模型的标准化对于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GB/T 32890-2016的发布,正是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推动中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标准化和国际化。
二、标准主要内容
1、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对IEC 61850工程应用模型中的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模型”、“系统配置描述”、“互操作性”等,为后续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2、工程应用模型架构
标准详细描述了IEC 61850工程应用模型的架构,包括系统的分层结构、功能块的划分和通信协议等,确保了模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3、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IEC 61850工程应用模型的核心,标准对数据模型的结构、类型和属性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数据对象、数据集和数据类型等,以支持电力系统保护装置的高效通信和数据处理。
4、系统配置描述
系统配置描述是实现设备和系统互操作性的关键,标准规定了配置描述的格式、内容和生成方法,确保了不同厂商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一致性。
5、互操作性要求
标准对IEC 61850工程应用模型的互操作性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通信协议的兼容性、数据模型的一致性和系统配置的可交换性等,以确保不同设备和系统能够无缝集成和协同工作。
三、标准的应用意义
GB/T 32890-2016的实施,对于推动中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不仅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还能够提升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和运行效率。标准的实施还有助于促进中国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国际化,增强中国在国际电力市场的竞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