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LY/T 3113-2019《东北虎野外种群及栖息地监测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LY/T 3113-2019
中文名称:《东北虎野外种群及栖息地监测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9-10-23
实施日期:2020-04-01
发布部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提出单位: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
归口单位: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经营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69)
起草单位: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
起草人:田家龙、李林、黄海娇、孙海义、卢向东、于洪伟、张明明、鞠丹、杨娇
中国标准分类号:B65森林资源保护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其他有关农业和林业的标准
LY/T 3113-2019《东北虎野外种群及栖息地监测技术规程》介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2019年10月23日发布了LY/T 3113-2019《东北虎野外种群及栖息地监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本标准”),并自2020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本标准旨在规范东北虎野外种群及栖息地的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东北虎的保护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本标准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了解东北虎的种群数量、分布、生活习性等情况,为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提供支持。
二、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
1、监测对象
本标准明确了监测对象为东北虎及其栖息地。东北虎作为监测的主要对象,其种群数量、分布、生活习性等信息都将被详细记录。栖息地作为东北虎生存的基础,其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等也将被纳入监测范围。
2、监测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多种监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直接观察、足迹调查、粪便分析、毛发采集、声学监测、遥感技术等。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监测目的进行选择和组合,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3、数据记录和分析
本标准要求对监测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科学分析。数据记录应包括时间、地点、监测方法、监测结果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研究。数据分析则需要运用统计学、生态学等相关知识,对监测结果进行深入解读。
4、监测频次和周期
本标准规定了监测的频次和周期,以确保监测工作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监测频次可以根据东北虎的活动规律和栖息地的特点进行调整,以提高监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监测周期则需要根据东北虎的生命周期、繁殖季节等因素进行确定,以保证监测结果的代表性。
5、监测人员和设备
本标准对监测人员和设备的配置提出了要求。监测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监测方法和技能。监测设备则需要满足监测工作的需求,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本标准的实施和监督
本标准的实施需要各级林业和草原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保护区等单位的共同努力。各级部门应加强对本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监测能力。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本标准的落实和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