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GB/T 31764-2015《云斑白条天牛防治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1764-2015
中文名称:《云斑白条天牛防治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5-07-03
实施日期:2015-11-02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国家林业局
归口单位: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22)
起草单位: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公安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起草人:陈京元、王满囷、吴高荣、查玉平、洪承昊、蔡三山。
中国标准分类号:B65森林资源保护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农业和林业
GB/T 31764-2015《云斑白条天牛防治技术规程》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云斑白条天牛防治技术规程》(GB/T 31764-2015),于2015年7月3日发布,并于同年11月2日正式实施。
一、《规程》的主要内容
1、防治原则
《规程》明确了云斑白条天牛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些原则强调了在防治工作中应注重生态平衡,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同时提倡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
2、防治措施
《规程》详细规定了云斑白条天牛的防治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监测预警:建立监测网络,定期进行害虫监测,及时发现并预警害虫发生情况。
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捕捉、灯光诱杀等物理方法,减少害虫数量。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可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需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减少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生态调控:通过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增强树木的抗虫能力。
3、防治技术
《规程》还对云斑白条天牛的防治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
监测技术:如何建立监测点,如何进行样本采集和数据分析。
防治技术:具体介绍各种防治方法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
效果评估:如何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包括评估方法和标准。
4、安全与环保
《规程》特别强调了在防治过程中的安全与环保要求,包括:
人员安全:确保防治人员的安全,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环境保护: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生态保护:在防治过程中,注意保护非靶标生物和生态环境。
二、《规程》的意义与展望
《规程》的发布与实施,对于提高我国云斑白条天牛的防治水平,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为林业部门提供了科学、规范的防治技术指导,也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了参考。未来,《规程》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害虫防治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