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JR/T 0276-2023《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渗透测试指南》基本信息
标准号:JR/T 0276-2023
中文名称:《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渗透测试指南》
发布日期:2023-02-07
实施日期:2023-02-07
发布部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证券分技术委员会(SAC/TC1 80/SC4)
归口单位: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0)
起草单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监管局、上交所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金融期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证信息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安
起草人:姚前、蒋东兴、周云晖、沙明、樊芳、房慧丽、李佶、张旭、张天意、黄清华、于钊、冯小根、苑立斌、路一、刘彬、陈凯晖、江旺、刘嵩、甘张生、徐正伟、袁明坤、周亚超、李磊、杨志
中国标准分类号:A11金融、保险
国际标准分类号:03.060金融、银行、货币体系、保险
JR/T 0276-2023《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渗透测试指南》介绍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23年2月7日发布了《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渗透测试指南》(JR/T 0276-2023)。
一、标准概述
《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渗透测试指南》(以下简称“标准”)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针对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制定的行业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渗透测试过程,提高渗透测试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更好地保障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的安全。
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渗透测试的目的、原则、方法、工具、流程、测试范围、测试结果、风险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规定和指导。
二、渗透测试的目的和原则
1、渗透测试的目的
渗透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和评估信息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弱点,从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2、渗透测试的原则
渗透测试应遵循以下原则:
合法性原则:渗透测试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客观性原则:渗透测试应客观、公正地发现和评估安全漏洞和弱点,避免主观臆断。
全面性原则:渗透测试应全面地对系统的各个层面进行测试,包括网络、系统、应用等。
系统性原则:渗透测试应系统地进行,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方法进行测试。
三、渗透测试的方法和工具
1、渗透测试的方法
渗透测试的方法主要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等。黑盒测试是在不知晓系统内部结构和实现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白盒测试是在完全了解系统内部结构和实现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灰盒测试则是介于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之间的一种测试方法。
2、渗透测试的工具
渗透测试的工具主要包括网络扫描器、漏洞扫描器、渗透测试框架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渗透测试人员更高效、更准确地发现和评估安全漏洞和弱点。
四、渗透测试的流程
1、测试前的准备
在进行渗透测试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系统的基本信息、确定测试范围、制定测试计划等。
2、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是渗透测试的第一步,包括收集系统的网络信息、系统信息、应用信息等。
3、漏洞分析
在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后,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弱点。
4、漏洞利用
在发现安全漏洞和弱点后,需要尝试利用这些漏洞,以验证其有效性和危害程度。
5、漏洞修复建议
在完成漏洞利用后,需要向系统管理员或开发人员提供漏洞修复建议,帮助他们修复这些漏洞。
6、测试报告
需要编写渗透测试报告,总结测试过程、发现的漏洞和弱点以及修复建议等。
五、测试范围和风险管理
1、测试范围
渗透测试的范围应根据系统的重要性、复杂性、业务需求等因素来确定。测试范围可以包括网络、系统、应用、数据等多个层面。
2、风险管理
在进行渗透测试时,需要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管理,包括法律法规风险、业务风险、技术风险等。风险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渗透测试的合法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六、法律法规要求
在进行渗透测试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为渗透测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