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JGJ 248-2012《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JGJ 248-2012
中文名称:《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2-03-01
实施日期:2012-08-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三茂建筑工程检测鉴定有限公司、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西南正华建设有限公司、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起草人:肖伟 高小旺 王菁 王巍 张志明 张宜磊 李清洋 杨树成 汪颖富 周晓夫 周培正 梁兴文 黄宗瑜 程文瀼 蔡贤辉
中国标准分类号:P15工程抗震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25地震和防振
JGJ 248-2012《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技术规程》介绍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技术规程》(JGJ 248-2012)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于2012年3月1日发布,并于同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适用范围
JGJ 248-2012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的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该标准主要针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以及既有房屋的抗震加固。
二、主要内容
1、术语和定义
JGJ 248-2012标准明确了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墙、框架等关键术语的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要求提供了基础。
2、抗震设计原则
标准规定了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原则,包括抗震设防目标、抗震性能目标、抗震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3、结构体系
JGJ 248-2012标准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进行了规定,包括框架、抗震墙、楼盖等主要构件的设计要求。
4、抗震性能要求
标准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抗震性能目标、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等。
5、抗震措施
JGJ 248-2012标准详细规定了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包括结构布置、结构构件设计、连接构造、材料要求等。
6、施工与验收
标准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施工和验收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验收标准等。
三、设计要点
1、结构布置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设计应遵循结构布置合理、传力明确、抗震性能好的原则。
2、抗震墙设计
抗震墙的设计应满足承载力、稳定性和延性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
3、框架设计
框架的设计应满足承载力、稳定性和抗震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与抗震墙协同工作。
4、楼盖设计
楼盖的设计应满足承载力、抗震性能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
5、连接构造
连接构造的设计应保证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整体抗震性能。
6、材料要求
结构材料的选择应满足强度、耐久性、抗震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四、施工与验收要点
1、施工技术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2、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质量控制。
3、验收标准
工程竣工后,应按照相关验收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