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SN/T 3319.1-2012《进出口磷铁 第1部分:磷、锰、硅、钛、钒、铬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SN/T 3319.1-2012
中文名称:《进出口磷铁 第1部分:磷、锰、硅、钛、钒、铬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发布日期:2012-12-12
实施日期:2013-07-01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归口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
起草人:邹建龙、赵明、普旭力 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D31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60.10
SN/T 3319.1-2012《进出口磷铁 第1部分:磷、锰、硅、钛、钒、铬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介绍
《SN/T 3319.1-2012进出口磷铁 第1部分:磷、锰、硅、钛、钛、钒、铬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旨在规范进出口磷铁中磷、锰、硅、钛、钛、钒、铬等元素的测定方法。该标准于2012年12月12日发布,并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口磷铁中磷、锰、硅、钛、钛、钒、铬元素含量的测定。这些元素在磷铁的生产和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含量的准确测定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满足国际贸易要求至关重要。
二、测定方法
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本标准规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作为测定方法。ICP-AES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技术,能够提供精确的元素含量测定结果。
2、样品制备
在进行测定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制备。这包括样品的采集、粉碎、混合和溶解等步骤,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分析的准确性。
3、测定步骤
测定步骤包括样品的稀释、标准溶液的配制、仪器的校准和样品的分析。通过比较样品与标准溶液的光谱图,可以准确测定样品中各元素的含量。
三、标准要求
1、准确性
标准要求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必须满足一定的误差范围,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2、重复性和再现性
标准还对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提出了要求,以保证不同实验室之间测定结果的一致性。
3、方法验证
为了确保测定方法的有效性,标准要求进行方法验证,包括对方法的灵敏度、选择性、线性范围和检测限等参数的评估。
四、标准的意义
1、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实施本标准,可以提高进出口磷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2、促进国际贸易
准确的元素含量测定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3、保护环境和健康
准确的元素含量控制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