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SL 653-2013《小流域划分及编码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SL 653-2013
中文名称:《小流域划分及编码规范》
发布日期:2013-12-23
实施日期:2014-03-23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SL 653-2013《小流域划分及编码规范》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于2013年12月23日发布了SL 653-2013《小流域划分及编码规范》(以下简称“本标准”),并于2014年3月23日起正式实施。
一、小流域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小流域是指一个较小的自然流域,其面积通常在1000平方公里以下。小流域具有独特的水资源分布特征和水文循环过程,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小流域的规模较小,其管理和保护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本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小流域的管理和保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流域划分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规定了小流域划分的基本原则,包括:
1、自然性原则:小流域的划分应遵循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地貌、水系等。
2、完整性原则:小流域的划分应保持水文循环的完整性,确保其内部水文过程不受影响。
3、合理性原则:小流域的划分应考虑到实际管理的需要,确保划分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小流域划分的具体方法
本标准提供了小流域划分的具体方法,包括:
1、地形地貌分析:通过分析地形地貌特征,确定小流域的边界。
2、水系分析:通过分析水系结构,确定小流域的流域范围。
3、水文特征分析:通过分析水文特征,确定小流域的水资源分布。
四、小流域编码的基本规则
为了便于小流域的管理和信息交流,本标准规定了小流域编码的基本规则,包括:
1、唯一性:每个小流域应有一个唯一的编码,以便于区分和管理。
2、标准化:小流域编码应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规则,以便于统一管理和查询。
3、可扩展性:小流域编码应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可能的划分调整。
五、小流域编码的构成要素
本标准规定了小流域编码的构成要素,包括:
1、流域级别:根据小流域的规模和重要性,划分不同的流域级别。
2、流域编号:为每个小流域分配一个唯一的编号,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3、流域名称:为每个小流域提供一个明确、规范的名称,以便于信息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