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23/T 1103-2007《斑点叉尾回养殖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23/T 1103-2007
中文名称:《斑点叉尾回养殖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07-01-24
实施日期:2007-02-24
发布部门: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23/T 1103-2007《斑点叉尾回养殖技术规范》介绍
在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养殖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DB23/T 1103-2007《斑点叉尾回养殖技术规范》由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自2007年2月24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DB23/T 1103-2007《斑点叉尾回养殖技术规范》是一项地区性标准,旨在规范斑点叉尾回的养殖过程,提高养殖质量和效益。该标准涵盖了斑点叉尾回养殖的各个方面,包括养殖场地选择、苗种繁育、饲养管理、疫病防控、产品收获与加工等环节。通过这些规范的制定,有助于实现斑点叉尾回养殖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养殖场地选择
养殖场地的选择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DB23/T 1103-2007标准对养殖场地的选择提出了具体要求:
1、水环境要求:养殖场地应选择在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的水域。
2、地形要求:养殖场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区域,便于养殖管理和疫病防控。
3、气候条件:养殖场地应选择在气候适宜、温度适宜的地区,以保证斑点叉尾回的生长和发育。
三、苗种繁育
苗种繁育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DB23/T 1103-2007标准对苗种繁育提出了以下要求:
1、种鱼选择:选择健康、无病、无伤残的斑点叉尾回作为种鱼,以保证后代的优良品质。
2、孵化管理:在孵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温、水质、光照等条件,以保证孵化率和孵化质量。
3、苗种培育:在苗种培育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密度、投喂饲料、调整水质,以促进苗种的健康成长。
四、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养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养殖的经济效益。DB23/T 1103-2007标准对饲养管理提出了以下要求:
1、饲料选择:选择营养均衡、易消化、无污染的饲料,以保证斑点叉尾回的健康成长。
2、投喂管理:合理控制投喂量和投喂次数,避免过量投喂或营养不足。
3、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稳定,为斑点叉尾回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五、疫病防控
疫病防控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养殖的安全。DB23/T 1103-2007标准对疫病防控提出了以下要求:
1、疫病监测:定期对斑点叉尾回进行疫病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病。
2、疫病预防:加强养殖场地的卫生管理,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
3、疫病治疗:对于已经发生的疫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疫病的蔓延。
六、产品收获与加工
产品收获与加工是养殖过程的最后环节,直接关系到养殖的经济效益。DB23/T 1103-2007标准对产品收获与加工提出了以下要求:
1、收获时机:根据斑点叉尾回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收获时机,以保证产品质量。
2、收获方法:采用科学的收获方法,减少对斑点叉尾回的伤害,保证产品的外观和品质。
3、加工要求:对收获的斑点叉尾回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满足市场需求。
DB23/T 1103-2007《斑点叉尾回养殖技术规范》的发布和实施,为斑点叉尾回的养殖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规范,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养殖安全、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