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43/T 359-2007《鱼卵孵化技术规范》

DB43/T 359-2007更新时间: 2025-04-09

标准详情

DB43/T 359-2007《鱼卵孵化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43/T 359-2007

中文名称:《鱼卵孵化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07-11-01    

实施日期:2008-12-01

发布部门: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43/T 359-2007《鱼卵孵化技术规范》介绍

DB43/T 359-2007《鱼卵孵化技术规范》是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份关于鱼卵孵化技术的标准,该标准自2008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鱼类人工繁殖过程中鱼卵的孵化技术,包括鱼卵的收集、孵化、管理等环节。它涵盖了多种鱼类的孵化技术,如鲤科鱼类、鲢科鱼类、鳜科鱼类等,为不同种类的鱼类提供了相应的孵化技术规范。

二、鱼卵孵化技术要求

1、鱼卵的收集与处理

标准规定,鱼卵的收集应在适宜的季节和时间进行,以保证鱼卵的质量和孵化成功率。鱼卵收集后,应及时进行清洗、消毒和分级处理,以消除鱼卵表面的杂质和病原体,提高孵化率。

2、孵化设施与环境

孵化设施应具备适宜的水温、溶解氧、pH值等条件,以满足不同鱼类孵化的需求。同时,孵化环境应保持清洁、安静,避免外界干扰,以利于鱼卵的正常发育。

3、孵化方法

标准提供了多种孵化方法,包括自然孵化、人工孵化、室内孵化等,以适应不同的孵化条件和需求。孵化过程中,应根据鱼卵的发育情况,适时调整孵化条件,以保证孵化效果。

4、孵化管理

孵化管理是保证孵化成功的关键环节。标准规定了孵化过程中的各项管理措施,包括水质监测、水温控制、光照调节、饲料投喂等,以确保鱼卵的正常发育和孵化。

三、鱼卵孵化质量评价

1、孵化率

孵化率是评价鱼卵孵化质量的重要指标。标准规定,孵化率应达到90%以上,以保证鱼卵孵化的成功率。

2、鱼苗质量

鱼苗质量直接影响到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标准对鱼苗的外观、活力、生长速度等指标进行了规定,以确保鱼苗的质量。

3、疾病防控

疾病防控是保障鱼卵孵化质量的重要措施。标准提出了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方法,包括消毒、隔离、疫苗接种等,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DB43/T 359-2007《鱼卵孵化技术规范》为鱼卵孵化提供了全面、系统、科学的技术指导,对于提高鱼卵孵化的成功率和孵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遵循该标准,水产养殖业可以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优质的水产品。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