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HG/T 2957.5-2004《明矾石矿石中铝含量的测定 容量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HG/T 2957.5-2004
中文名称:《明矾石矿石中铝含量的测定 容量法》
发布日期:2004-12-14
实施日期:2005-06-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归口单位:化学工业化学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化工部连云港设计研究院
起草人:王和平、张晓梅
中国标准分类号:D51化工原料矿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80非金属矿
HG/T 2957.5-2004《明矾石矿石中铝含量的测定 容量法》介绍
HG/T 2957.5-2004《明矾石矿石中铝含量的测定 容量法》是一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标准,旨在规范明矾石矿石中铝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标准自200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相关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
一、标准适用范围
HG/T 2957.5-2004标准适用于明矾石矿石中铝含量的测定,包括天然明矾石和人造明矾石。该标准采用容量法进行测定,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的特点。
二、测定原理
HG/T 2957.5-2004标准规定了明矾石矿石中铝含量的测定原理。将矿石样品进行粉碎、溶解等预处理,然后通过滴定法测定矿石中的铝含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样品粉碎:将矿石样品粉碎至一定粒度,以便于溶解和分析。
2、样品溶解:将粉碎后的样品与一定量的酸溶液混合,使矿石中的铝元素溶解出来。
3、滴定分析:在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指示剂,然后通过滴定法测定铝含量。
三、样品采集与制备
HG/T 2957.5-2004标准对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提出了具体要求。样品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矿石的整体特性。样品的采集、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避免污染和损失。样品应进行适当的粉碎和筛分,以满足测定要求。
四、测定方法
HG/T 2957.5-2004标准详细规定了明矾石矿石中铝含量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样品称量: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矿石样品。
2、样品溶解:将称量后的样品与适量的酸溶液混合,进行加热溶解。
3、滴定分析:在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指示剂,然后使用滴定剂进行滴定,直至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4、结果计算:根据滴定剂的消耗量和样品的质量,计算出矿石中铝含量。
五、结果表示与计算
HG/T 2957.5-2004标准要求测定结果以质量分数表示,并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计算公式如下:
Al2O3的质量分数(%)=(C V M 100)/(m F)
其中,C为滴定剂的浓度,V为滴定剂的体积,M为铝的摩尔质量,m为样品的质量,F为稀释因子。
六、精密度与准确度
HG/T 2957.5-2004标准对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提出了要求。精密度要求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准确度要求测定结果与真值的相对偏差不大于10%。
七、方法的局限性与改进
虽然HG/T 2957.5-2004标准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的测定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品的不均匀性、溶解过程中的干扰等。在使用该标准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进和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