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35/T 1426-2014《乡村绿化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5/T 1426-2014
中文名称:《乡村绿化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4-03-04
实施日期:2014-06-05
发布部门: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5/T 1426-2014《乡村绿化技术规程》介绍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DB35/T 1426-2014《乡村绿化技术规程》,为乡村绿化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
一、规程的主要内容
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总则
规程明确了乡村绿化的基本原则,包括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可持续发展等。同时,还规定了乡村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养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绿化规划
规程提出了乡村绿化规划的基本要求,包括绿化用地的合理布局、绿化树种的选择、绿化配置方式等。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乡村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经济特点等因素,确保绿化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绿化设计
规程对乡村绿化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绿化形式、绿化结构、绿化密度、绿化材料等方面的设计原则。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绿化的生态功能、美化功能和经济功能,力求达到美观、实用、环保的目的。
4、绿化施工
规程对乡村绿化施工的工艺、方法、质量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绿化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5、绿化养护
规程提出了乡村绿化养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灌溉、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措施。绿化养护是保证绿化效果和延长绿化寿命的重要环节,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6、绿化效果评估
规程规定了乡村绿化效果评估的方法和标准,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化质量、绿化功能等方面的评估指标。通过评估,可以及时了解绿化工程的实施效果,为绿化工作提供指导和改进。
二、规程的实施意义
规程的实施,对于推动福建省乡村绿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提升绿化质量
规程为乡村绿化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技术规范,有助于提高绿化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2、促进生态建设
通过实施规程,可以有效地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提高乡村的生态价值。
3、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绿化美化了乡村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4、推动经济发展
乡村绿化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苗木种植、园林设计、绿化施工等,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DB35/T 1426-2014《乡村绿化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为福建省乡村绿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规范指导。
